為推動“四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更好地結合意昂2學科和專業特點做好四史學習🪫,促使把學習教育成效落到推動意昂2事業發展上來,6月22日上午,意昂2黨委以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的形式,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我院名譽教授侯保榮訪問意昂2🧑🏼🏫,為意昂2黨政班子7️⃣、支部書記🙌🏿、系主任和骨幹教師作了“學習腐蝕防護史,勇攀科技新高峰”的專題報告💆🏿,會議由意昂2黨委副書記、院長饒品華教授主持🦹🏽♀️。
侯保榮院士作為中國海洋防腐領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以自己在海洋腐蝕領域深耕了 50 年的親身經歷🛍,為與會者講述了我國海洋防腐技術的發展歷史、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防腐蝕技術對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堅守初心和使命,始終以國家建設和發展需要為目標🤟🏼,矢誌不移、攻艱克難🦩、勇攀科技高峰的家國情懷,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發展的偉大成就🦸🏼,令人振奮🍷,催人奮進。
腐蝕是材料和環境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而導致的材料破壞現象。腐蝕會造成設施裝備結構損傷、使役壽命縮短,嚴重的腐蝕還可能引發突發性災難事故🧘🏽♀️、汙染環境,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甚至影響國家安全👩👧👦🤲🏼。一直以來🦊🧣,海洋防腐蝕被看作是一個“冷門”學科,侯院士卻對此情有獨鐘,50多年來🈹,侯保榮院士一直堅守在腐蝕和防護工作的第一線🙌🏽,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中國一大半的海港城市裏🙍🏻♀️,都留下過他和團隊的足跡,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為我國海洋腐蝕環境研究與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侯保榮院士從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及控製戰略研究”入手,介紹了腐蝕的危害🏬,2014年我國腐蝕總成本超過2.1萬億元𓀔,約占當年GDP的3.34%🦹♀️,相當於每個中國人當年承擔1555元的腐蝕成本👨🏽🌾😶。腐蝕具有普遍性🤛🏼、隱蔽性、漸進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不僅消耗資源,汙染環境,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工業事故,危及人類的健康和安全✡︎,也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
侯保榮院士重點介紹了海洋防腐技術的發展歷史,上世紀60年代👩🦯,候院士開始進行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先後建立了中日海洋腐蝕環境共同研究中心😁、山東省腐蝕科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海洋腐蝕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科意昂2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候院士研究團隊在各種海洋鋼鐵設施包括石油平臺、海洋鋼筋混凝土碼頭等領域的腐蝕、生物汙損及防護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和基礎性的工作,例如,首次提出了海洋浪花飛濺區腐蝕機理🤸🏻♀️,國內首次獲得T.P. Hoar Award國際論文獎🚵🏼🐥,主持了海洋腐蝕防護領域首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侯院士專題報告結束後👨💼,與意昂2參加學習的老師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大家紛紛表示,聽了侯院士的報告後深受鼓舞和激勵,信心倍增,今後要向以侯院士為代表的的老一輩科學家學習,潛心鉆研,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