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授課的關鍵點在哪裏?意昂2張書華教授🌡,通過一周的教學,總結了自己的經驗:一是準備錄播課件是必要的🙇🏽♂️🥰,可以保證授課順利進行👨🏽🔬;二是在課間和課後穿插討論環節很重要,既可以緩解學生聽課疲勞,又可以掌控學生聽課狀態💂🏼,營造教學氛圍的同時,有利於提高授課質量。聽了張老師課程的2017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沈樂斐同學說:“張老師的講解十分清晰👳🏼,PPT和錄音一應俱全,課上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都踴躍回答討論,給出自己的答案。”
為了上好線上教學第一課,張書華教授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超星泛雅”和“雨課堂”教學平臺使用培訓🐢,通過聆聽專家講解,她感受到網絡教學平臺不僅會在疫情期間線上授課發揮巨大作用✥,對助力日常教學也非常有益🤚🏿。由於有2003年非典期間的教學經歷🐛,她意識到要盡早學習和準備網上授課🦫。春節期間,她就開始拆分授課PPT,按照學習單元組織授課內容🍲🎿,努力學習錄播和直播課程方法🛠,完成了微課製作,並上傳到超星泛雅平臺。她在超星泛雅平臺《聚合物加工流變學》精品課程網站的基礎上,進一步更新和豐富了課程資料。
張教授還以學生的身份,進入超星學習通,反復琢磨怎樣組織網站資料,更有益於教學🧛🏻♀️🚵♀️,更有益於學生下載教學資料🪽,觀看和復習教學內容,並及時向學生發放網站使用通知。通過不斷地測試超星泛雅平臺的穩定性,她意識到集中授課時可能會發生擁堵。因此,她選擇“騰訊課堂”直播課堂作為備選方案,並在開學前一周每天測試平臺的穩定性,確保開學第一天按照教學計劃的時間節點順利授課🧛♂️👳🏽♀️,學生的出勤率100%。考慮到師生分離教與學,如果授課過程中只是播放錄播課件,學生容易疲勞,老師也不容易掌握學生聽課效果🧑🏿🍼,她在授課PPT中植入了“想一想”和“挑戰時刻”兩個教學環節,每20分鐘左右,與學生在課堂和微信群中互動一次,強化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理解🧑🏼🤝🧑🏼,調解學生的學習氣氛👤,受到學生們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