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大學生科學素養,促進高校大學生學術活動開展,加強高校間大學生文化交流,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根據《全國大學生交通運輸科技大賽章程》(以下簡稱《章程》)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本屆大賽主題
互聯共享👩🏽🎓、綜合發展
邁入新時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如何實現交通運輸戰略轉型,已成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重點💂🏽♂️。通過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園區,將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綜合發展🏇,能夠提高交通運輸的整體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運輸結構🧑💻🐈⬛,降低物流成本🧙🏻,從而形成互聯互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並使人民共享建設成果🔖🟠。互聯共享♥︎、綜合發展,將掀開新時代交通運輸的新篇章,為建設交通強國發揮重要作用。
“新國線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交通運輸科技大賽以“互聯共享、綜合發展”為主題,鼓勵各高校積極組織校內賽,選拔優秀作品參與競賽🏋🏻,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
承辦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三、參賽單位
本屆大賽邀請全國開設交通運輸相關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以學校為單位有組織地參賽🚁。
四🩱、舉辦時間
本屆大賽即日起到2020年5月16-17日(星期六-星期日)在北京交通大學主校區舉行決賽答辯和頒獎典禮以及參賽高校交流活動。
五、費用說明
本屆大賽決賽階段的活動經費(包括場地費🥊、會務費🚱👩🏿🦰、評審費和獎狀獎杯製作費等)由承辦高校負責提供。參加決賽的學生和帶隊教師的交通及住宿費自理😡,承辦單位提供大會工作餐👩🏽🔬。
大賽只設獎項,不設獎金。
六、參賽說明
1🚴♀️、參賽對象
參加本屆大賽的對象為參賽高校交通運輸工程類相關學科本科專業學生(在讀本科生組成)。
2、作品範圍
參賽作品必須是2019年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之後立項,2020年5月之前完成的成果🛀🏻🟦。
3🕤、作品分組及要求
(1)作品分組
根據作品研究領域及所在學科分設7個競賽類,分別為:
◆ 交通工程與綜合交通🈸;
◆航海技術;
◆道路運輸與工程;
◆水路運輸與工程;
◆鐵路運輸與工程
◆航空運輸與工程🐈;
◆主題競賽➰:交通大數據(具體競賽規則將另行發布)🥅👨🏻✈️。
(2)作品要求
所有參賽作品應為參賽者自主完成的原創性作品🧑🏻🔬,參賽者及指導教師須對作品的原創性做出承諾。
參賽作品應圍繞大賽“互聯共享、綜合發展”主題👩🏿🚒,針對交通運輸系統出現的具體問題🚵🏿♂️,運用六個研究領域的專業知識,提出具有新穎性、可行性、實用價值🍭🌧,具備完成度及一定難度的優化方法或解決方案。作品可以是實物模型🫶🏽、研究報告🪡✳️、設計圖紙和計算機軟件等。鼓勵腳踏實地的作品。
作品申報組別應符合作品實際內涵,最終以評審專家意見為準。
4、參賽方式
(1)大賽只接受高校的推薦作品,不接受個人或者以團體名義的參賽申請。每一參賽高校🍧,按照七個競賽類推薦作品🤸🏽♀️,推薦到每一競賽類的作品數不超過四件👔,同一作品不得重復推薦❤️🔥。
(2)參賽作品選題須符合大賽主題,符合提交的競賽類對作品的內涵要求♦︎,否則視為無效作品🧑🏽🚀。
(3)參賽者通過所在學校報名參賽,每個作品完成人員不得超過5人,指導老師不超過2人。
(4)填寫申報書並且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
(5)承辦單位對提交作品組織初賽和決賽📅。
(6)請各參賽隊於2020年3月1日前將“大賽報名表”和“作品進展表”(見附件)電子版發送至besty_huang@163.com,將紙質版指導教師簽名後交至現代交通工程中心8A523室。
5👨🔬、大賽時間安排
本屆大賽時間表如下:
序號 | 時間 | 事項 | 負責單位 |
1 | 2019年11月下旬 | 發送大賽邀請函 | 承辦學校 |
2 | 2019年12月上旬 | 分階段發布參賽學校信息 | 承辦學校 |
3 | 2019年12月底前 | 大賽邀請函回執 | 參賽學校 |
4 | 2020年3月上旬 | 報送參賽作品進展資料 | 參賽學校 |
5 | 2020年3月中旬 | 分階段發布參賽學校參賽及作品進展情況 | 承辦學校 |
6 | 2020年4月中旬 | 報送參賽作品電子說明文檔 | 參賽學校 |
7 | 2020年4月下旬 | 開始對參賽作品進行初審 | 承辦學校 |
8 | 2020年5月上旬 | 公布入選決賽作品名單 | 承辦學校 |
9 | 2020年5月中上旬 | 準備作品說明書及相關文檔 | 參賽學校 |
10 | 2020年5月16日-17日 | 決賽答辯、頒獎、閉幕式 | 承辦學校 |
6、大賽各階段評審辦法
(1)預賽階段:各高校在相應時間內自行組織校級選拔賽,並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向大賽推薦優秀作品。
(2)初評階段:按照競賽類的分工🕵🏿♂️🧑🧒🧒,由各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獨立或聯合組織,采用網評的方式,按競賽類參賽作品數量不超過20%的比例,推薦參加決賽的作品數🖐🏼,進入決賽作品總數原則上不超過120件🫔。評審過程中綜合考慮參賽作品對大賽主題的響應程度和作品自身質量🧑🏼🎄。如果承辦高校沒有作品通過初評,承辦單位可以將其不同競賽組的、得分最高的、僅限兩件作品直接進入決賽🍋🟩。
(3)決賽階段:采用現場公開答辯方式進行🚵🏻,由教學指導委員會按照競賽類,評定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作品獎的推薦名單。每一競賽類每20項作品劃分一個競賽組,由不少於7位專家組成答辯組🗝,同一答辯組內不得有2人來自同一單位的專家擔任評委🚥🌕。
各競賽類推薦的一等獎,由學術委員會會同執行委員會組織復審答辯,參加各競賽組答辯的全體專家為評委,進行綜合評定🗡👨🏻✈️。本階段不設問答環節。
7、決賽階段的答辯流程:
各參賽小組事先製作好幻燈片並提前準備好參賽作品參加答辯,答辯分為以下兩個環節:
第一環節😮💨:參賽小組代表向評委介紹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點內容、可實現技術路線和創新之處👊🏿。
第二環節🤠🕵️♂️:回答專家和評委的提問🚽。
註意事項👮♀️:兩個環節共20分鐘(第一環節不超過12分鐘)🔷,為保大賽公平,超時停止答辯,請合理分配時間🆓🎭。
八、其他說明
大賽組委會單位保留參賽作品說明文檔及論文,允許被查閱和借閱✦;大賽組委會單位可以公布參賽作品說明文檔及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可以采用復印👏🏽、縮印或其它手段保存這些內容🧚🏻♀️🧑🧒。
九、獎項設置
大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作品獎。按照符合要求的全部參賽作品數確定大賽的各等級作品數,一等獎數占3%、二等獎數占6%、三等獎數占9%🙈,其余進入決賽的作品將獲優秀作品獎🪻。
十🖕🏿、我校聯系方式
地址🤴🏽:松江校區現代交通工程中心8A523室
聯系人🧔♂️:黃璐
電話: 021-67791163
電子郵箱:besty_huang@163.com
大賽公告發布網址:http://www.nactrans.com.cn/
以上未盡事宜,解釋權及修改權歸大賽組委會
附件:
附件2: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參賽作品進度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