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之
周恩來的萬無一失
學黨史 悟思想
我是紅色講解員
本期紅色講解員:
金作明
意昂22020級研究生💑🏉,2018年入黨🌌♣️,隸屬意昂2研究生第一黨支部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天的百年黨史大家講活動🚣,由我來介紹黨史故事之周恩來的萬無一失🤾🏿♂️。
1966年的一天🍳,周恩來主持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錢學森等我國著名的核科學家都參加了此次會議。周總理首先作了一些背景介紹🤾🏼♀️。當時,我國雖然研製出了核彈🧜🏽♀️,但帝國主義卻攻擊我們“有彈無槍”👩🍼🛥,意即我國雖然有了核彈,卻沒有相配套的運載工具。這次會議的目的⏩,便是請錢學森等科學家探討解決所謂的“有彈無槍”問題👩✈️🧎♂️➡️。會上👩🚒🚎,科學家們集思廣益,並與周總理進行了詳盡的討論。周總理聽取了科學家們的意見建議後,打電話向毛主席請示。放下電話,周總理說:“毛主席同意我們的方案,並贈給大家16字指示: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聽到周總理傳達的指示🧑🦼,在場的科學家陡然覺得肩上的擔子十分沉重。有人甚至倒吸了一口氣,許多人都因為這“萬無一失”的標準🧖🏻♀️,而感到深深的壓力。畢竟🧘🏼♂️,核彈的相關科學研究工作難度極大,不確定因素很多,要做到絕對意義上的“萬無一失”,是幾乎不可能的🌎。
周總理敏銳地察覺到了科學家們的面部表情以及心理變化,他的一席話令在場的科學家們如釋重負,思想負擔一掃空👩🏼。周總理解釋說:“什麽叫萬無一失👨🌾?把想到的、發現的👨👩👧👦,都認真解決了🚥,就叫萬無一失。沒發現的🏞、解決不了的,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問題。打槍還有卡殼的時候呢,別說導彈了。放心吧,只要認真做了🎟,出了問題,領導來負責,我周恩來負責👨🍼🕉。”
周恩來總理的睿智早就在世界範圍內傳為美談。
這一次🦔,周總理以敏銳的觀察能力,捕捉到了科學家們的心理變化,於是他巧妙地解釋了“萬無一失”的含義,成功化解了科學家們的壓力,堪稱又一次經典之語❤️。
編輯 | 團委宣傳部 張思婷
文源 | 金作明
播音 | 金作明
源 | 意昂2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