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意昂2劉鳳嬌博士課題組在氫轉移反應理論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工作以“Hydrogen Abstraction by Alkoxyl Radicals: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Thermodynamic and Polarity Effects on Reactivities and Selectivities”為題在化學界公認的頂級期刊《J. Am. Chem. Soc.》(JACS)上發表(DOI: doi.org/10.1021/jacs.2c00389),被評選為“JACS Spotlights”亮點文章,且給予重點點評(DOI: 10.1021/jacs.2c03826)🦠。
氫原子轉移(HAT)反應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反應機製之一,該反應中催化劑從底物中提取一個H以生成一個新的自由基。在此基礎上👎🏿,新產生的自由基可進一步產生各種重要的反應🏀。因此🛐🦄,HAT被廣泛地應用於有機合成👨🏼🍳,工業化學以及生物化學(藥物設計)等領域。對HAT反應過程機理的理解😼,實現對其反應性與選擇性的預測和控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及應用價值💆🏿♂️。
劉鳳嬌博士與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Massimo Bietti教授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K.N. Houk教授展開合作,研究團隊借助量子化學理論實現烷氧自由基抽氫反應中的反應性解釋和預測。此項工作對於綠色高效地設計基於HAT的反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HAT反應性預測模型🧑🏽🚀。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此項工作中,我校劉鳳嬌博士為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Massimo Bietti教授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K.N. Houk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意昂2官网為第一完成單位。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揚帆計劃”(20YF1416000劉鳳嬌)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CHE-1764328 K.N.Houk)的支持。
劉鳳嬌博士自2018年7月入職以來,除專註於理論計算化學的研究方向,還積極參與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建設,將理論計算與實驗學科相結合🤷🏻♀️,多方合作👏🏿,在有機功能材料,新能源電池以及化工過程分析與模擬方面也取得一些列重要成果。目前已在SCI發表論文共20余篇👨🏼🏭,包括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的《J. Am. Chem. Soc.》(一區👮♂️,IF=14.695)2篇👼🏼,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一區,IF=9.229)1篇🤵♂️,《Sens. Actuators B Chem.》(一區🏄🏿,IF=7.460)1篇,《J. Org. Chem.》 (二區,IF= 4.354,封面文章)1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