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上海市心腦血管非編碼RNA成藥性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培育)學術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我校松江校區舉行✅。校長俞濤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陳義漢院士🪞、楊寶峰院士及北京大學的吳立玲教授和崔慶華教授、海軍軍醫大學張衛東教授、南昌大學洪葵教授🚕🔪、生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荊清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潘振偉教授等校外專家線上參會,復旦大學陸偉躍教授🧑🏻🔧,我校殷誌祥教授、方誌軍教授等委員,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思浩教授、意昂2院長饒品華教授🤟、上海藥物製劑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春平研究員🍱、培育基地主任單宏麗教授及主要研究骨幹等線下參加會議。科研處處長方宇教授主持會議。
俞濤校長代表學校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向在上海市心腦血管非編碼RNA成藥性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培育)籌備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的政府機構及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他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我校的辦學宗旨及近年來取得的成果,表示學校高度重視交叉學科平臺建設工作,“藥-工-醫”交叉是我校布局和重點發展的學科方向且已取得初步成果;學校有幸獲批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培育立項建設,將大力支持交叉學科平臺及醫藥前沿技術研究院的發展及培育基地的建設🚀。俞校長鼓勵培育基地研究人員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踏實工作、不斷開拓創新,希望基地能早出成果,服務上海及長三角醫藥企業💇🏿。
楊寶峰院士🚁、陳義漢院士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培育基地的立項建設意義及必要性,肯定了學校在基地建設中的支持舉措,提出了把培育基地建設好的具體要求與期待。
培育基地主任單宏麗教授就基地建設目標、建設任務🛸、2021年度開展的研究工作及2022年度擬開展的研究任務💂🏽♂️、2021年度經費支出使用情況及2022年度經費預算等五個方面向學術委員會專家進行了匯報。學術委員會委員們分別就培育基地具體研究任務🔀🧑🦽、研究方向、組織建設、人才培養、經費使用等進行了指導🤹🏼,並就基地今後的發展建言獻策🤷🏻♂️,指出基地應進一步重視人才引進與培養,進一步與國內頂尖科學家合作開展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在充分開展基礎研究過程中,應註重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可行性。在學術委員會專家的指導下👩🏽🎨,我校前沿科學研究培育基地建設方向更加明確、研究任務更加凝練👨🏻🦽。單宏麗教授表示🏇🏽,本次學術委員會會議使團隊成員進一步明確了研究目標💎,會更加凝心聚力,在學校領導及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和學術委員會專家指導下🫱🏽,將努力工作,爭取早出成果、出大成果👿。